大羊俱樂部
大羊讀書會 - 魔鬼盤據的世界
Chiardy
- 星期三 八月 24, 2005 3:03 pm
文章主題:
魔鬼盤據的世界
魔鬼盤據的世界
我建議大家有空可以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魔鬼盤據的世界",(科學人文系列)
要接觸科學,先對於科學精神和態度要有一些認知.
其實我覺得所有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才對.
這本書重在說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偽科學和非科學現像.
如迷信,占星,宗教.......等,
和一些利用心理因素的騙局.
難得的是,作者:卡爾.薩根先生,
雖然為美國康乃爾大學物理學教授,
但是用的例子都是日常生活中最顯而易見,
就出現在我們周圍的例子.
說明和反駁也不會用艱深的方法.
讀其他的科學人文書籍,
或多或少都需要有相關的背景知識,
但是本書絕對不需要.
任何人,就算沒學過科學,甚至是國中生,
也都可以理解.
一般人更可以藉本書稍微瞭解一下科學的基本精神和態度,
我覺得這點是相當重要的.
而本書後半部則轉為對美國當前教育現象的憂心.
雖然是美國的,但是我覺得也即將是我們將要面對的問題.
(書中還有引用台灣和美國學生的比較.)
這本書真的很值得大家閱讀.
不論你是不是認同作者的觀點,
(我就對於作者某些宗教觀念不太認同,
我相信宗教在心靈上許多正面的作用.)
相信都會引發你的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閱讀上,前半部對於外星人,宗教觀念的探討,比較沈悶一些.
但是建議一定要先耐著性子看完.
因為裡面包含了對於科學觀念以及偽科學的比較探討.
而且這樣進入後半部對於教育的討論時,
會有更全面性的了解.
我真的覺得大家都應該看完這本書,
不論你是不是認同作者的觀點,
(我就對於作者某些觀念抱持懷疑和不認同)
相信都會引發你的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以下是網路上的一些書評:
<魔鬼盤據的世界>
從去年(1996)十二月二十一日的新聞中得知,著名的科普作家及天文物理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二十日在西雅圖病逝的消息,不禁心有戚戚焉,因為最近正在拜讀他的近作《魔鬼盤據的世界》(The Demon-Haunted World)。
1934年生於紐約的卡爾薩根一生致力於科學通俗教育,著書二十餘冊,包括1978年贏得普立茲獎的《伊甸園之龍》(Dragons of Eden)。八十年代,他在美國公共電視台製作主持了「宇宙」(Cosmos)一系列節目而成為家喻戶曉之科學家。卡爾薩根專業天文物理,任教於康乃爾大學,一向鼓吹尋求地球外生命的蹤跡,其努力促成了META(Megachannel Extra Terrestrial Array)計劃於1985年開始,以傾聽是否有外星人對我們傳送訊息。
《魔鬼盤據的世界》是他於96年出版的新書,以「科學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燭」為次標題,強調科學方法與態度是人類唯一的希望。全書共二十五章四百多頁,以分辨真科學與偽科學為主題,有條理地駁斥了許多現代人的迷信,包括飛碟及外星人造訪的傳說(這點由他提出更具說服力,就如他書中提到他內心深處渴望相信這些傳說是真的),他提出了許多不明飛行物的合理解釋,如高空探測氣球等。更以西方歷史的角度,分析闡明每一世代都有不同的魔鬼(迷信、偽科學等)帶來的黑暗,正確的科學方法與態度是突破這個黑暗的唯一武器。
卡爾薩根與骨髓癌症搏鬥已有數年,仍然不惜勞苦著作此書,乃有感於「我們發展了一個全球的文明,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深深地依賴科學與技術。我們同時也做了一些事,使得沒有人真正瞭解科學與技術。也許我們可以幸運地躲過一時,但遲早這個無知與權力的危險混合將在我們面前爆炸……
在這千年世紀將近的邊緣,我特別憂心偽科學和迷信會一年比一年更具誘惑力,非理性的妖惑歌聲更響更具吸引力。我們在哪裡曾經聽過這個妖歌?
每當我們民族或國家的偏見被激起時,在缺乏蕭條時,在國家自發力或安定面臨挑戰時,在我們意識到我們在宇宙中的渺小與缺乏目的的痛苦時,或當狂熱主義在我們周遭興起時,這時候,舊有熟悉的思考習慣(如一廂情願不顧事實的想法)就會控制我們。
燭火融流,危焰顫抖,黑暗籠罩,魔鬼興風作浪。」(譯自原著第二章,第二十六頁)
作者在這標題為「科學與希望」的第二章中更寫到「許多事科學仍不明瞭,許多神秘仍待解決,身在一個寬廣數百億光年、具一百億年以上歷史的宇宙,這(知識的不完全)也許將是我們永遠的處境。……
科學雖不是最完美的,卻是我們所擁有最好的。這一點科學和民主是很相像。科學本身不能主導人類的行為途徑,但卻可以將不同的途徑的可能後果彰顯出來。
科學的思考方法是同時具有想像力和自我約束。……科學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它有一個內含的自我修正的功能。……
……科學是帶領開發中國家走出貧窮與落後的黃金路……
……科學提醒我們使用改變世界的技術帶來的後果……科學提供了重要的早期預警系統……
……科學教導我們關於人類、生命、地球、乃至宇宙的起源、本質、及最終命運……
……如果真有外星人造訪地球,詳細瞭解我們在電視、收音機、電影、報紙、雜誌、漫畫、及許多書本中我們所教育兒童的內谷,它們將會下一個簡單結論:我們在教育下一代謀殺、強暴、殘忍、迷信、不用思考即輕易相信、以及消費主義。……反之(如果我們善用這些媒體)把科學與其帶來的一線希望反覆的教導兒童,那麼我們可以創造出什麼樣的社會?」
卡爾薩根所憂慮的現象在台灣豈不更嚴重,宋七力只是冰山一角,隔空發功之事科技界內也大有人相信(我也曾幻想武俠小說事真的),可是物理告訴我們已知的作用力就只有四種,其中兩種遠距離的作用力,重力和電磁力,也有近乎完美的理論描述(相對論及量子電動論),隔空發功可不可行,明瞭物理的人自然清楚。宇宙是充滿能量(背景輻射到處都是),可是能否收集甚至治病則大有可議之處。
我認為這本書不僅是科技界教育界的朋友必讀的,更期待國科會科教處以全國民眾之科學教育為己任,投入經費進行科學通俗作品之翻譯工作。台灣市場有限,譯著的報酬不高,政府應是文化事業的推動者,有計劃地進行翻譯工作,並提供優厚的稿費,以平均每本譯著每二十萬元計(相當於現行的獎助金)每年一千萬的經費可出版五十本作品(印刷出版費可自售價中平衡),相當於每人每週可閱讀一本,其衝擊的層面豈容小覷。僅以此文盼拋磚引玉,希望國內多出現如費曼及卡爾薩根一樣,致力科學通俗化的精兵,帶領整個社會迎向第二十一個世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郭中一
魔鬼盤據的世界
中國時報「閱卷」 '99.9.9.
本書作者薩根,在美國是千萬青少年學子的偶像,筆者曾親眼目睹薩根演講前青年學生奔相走告、萬人空巷的盛況。此間對薩根的熟稔程度恐大有差異,大多僅知名女星茱蒂•佛斯特擔綱的《接觸未來》電影原著作者是薩根而已。
薩根之所以能在好萊塢文化氾濫的美國本土掀起青少年間的熱潮,原因之一是他在電視上的《宇宙》系列影集,由宏觀的視野以科學文明和理性發皇為主線綜觀人類自古及今的發展,宛如文史哲與科學理性的織錦,令人歎為觀止,也創下當時的收視紀錄。其二是薩根推動多項國際合作計畫,關心生態,反對國際對立與發展核子武器,樹立了良好的道德典範。其三當然是薩根本人或多或少便是《接觸未來》電影中茱蒂•佛斯特所扮演角色的真實呈現,長久以來倡議搜尋地外智能(常誤譯為搜尋外太空智慧生物),並主導或參與多項行星登陸計畫或外太空探測計畫,並撰寫了數本暢銷的科普書籍和科幻小說。薩根在科學家同業中所得到的崇敬,除了前述原因外,他在科學畢業工作上的嚴謹與感情的誠摯深厚,都令人心弦不得不為之一動。他雖在搜尋地外智能工作上貢獻獨多,然而卻未曾有些時自我欺瞞,經常撰文或演講駁斥與幽浮或外星人相關的諸般傳言。他一次自述夢見逝去的母親時,感情上希望夢中所見為實,而人真可通幽冥,但自知感情雖當抒發,卻不應沈溺,此段文字尤其令人感佩。
本書名以《魔鬼作祟的世界》,饒有深意。國內譯為《魔鬼盤據的世界》,實不足以盡其義。原書副題「科學是黑夜中的燭火」,被妄改為「薩根談UFO、占星與靈異」,也點金成鐵,縮小了原著的視野。
魔鬼為祟,原本是理性發煌前的蒙昧時代以為人們患病或「思想偏差」的根源。薩根藉以為題,固自包括了對未經科學洗禮的「科學盲」大眾所沈迷的UFO、占星與靈異的開解,提醒「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當亟從事於科學普及的工作。而通觀全書內容,誤將科學技術之能為視為政治軍事之所應為的現代「公輸班」、無所不知犯「權威謬誤」而不覺的科學大師、善於激化群眾情緒掌控媒體或政教合一的政客和宗教領袖、操弄科學數據以貶抑特定族群的「科學納粹」、現代版搜焚女巫行動的白色恐怖主義者,無一不是為魔所祟,而又為虎作倀的。人類的脆弱可比蘆葦,惟其有理性,方異於禽獸。理性之燭雖然光不逾尺,卻是我們所僅有,彌足珍貴。
本書的內容是薩根在康乃爾大學天文系「評論思惟」課程的講授內容。在專業科系竟能開設如此視野恢宏的課程,反觀國內近年來大學通識課程的設計與發展,每多將專業科目冠以「概論」的淺化和偷懶做法或無處置放的「野雞」課程一塞了之,作為通識科目;而各種通識中心之設立與通識師資升等制度,也常淪為立山頭和擴地盤之爭。不難了解,其實教育的品質和內容端賴對教育的認知和熱誠,形式與空泛的架構非惟無益,甚且反而戕害了教授與學習的熱情。
國內各種科技政策或組織多半承襲美國,書中許多批判幾乎可以直接應用於此間。請看:「各國政府往往會以誘人的薪水、社會壓力、名望與獎項的頒發為手段,企圖將科學家集中在一個比較安全的中間地帶裡,也就是希望他們多多致力於長期的科技研發工作,盡量少批評社會上的問題。」
國內科學家之為「訓練有素的狗」(愛因斯坦語)而無長遠見識,豈是無因?書中談及基於理性而設計的民主體系,也頗值得借為他山之石。他基於言論自由的民主精神,批評美國前司法部長克拉克時,引述他的話語:「不認同美國意識形態的人,便不應該留在美國。」試將話中「美國」二字代換為「台灣」,豈非恰與國內現況若合符節?
台灣社會「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崇惑更盛,理性之光幽微,郢書燕悅,更倩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耀寰
薩根不信的偽科學
《魔鬼盤據的世界》
聯合報 88.9.12
這是一個科技主導的年代,卻也是個不科學的年代,不科學包含了沒有科學精神、偽科學和反科學三種,它們充斥在我們生活的四周。第四台的財經股票節目不斷報導著高科技股的前景看好,股友們竊竊私語的內容總是繞著高科技半導體打轉,在此同時,第四台的廣告又不斷推銷神奇的減肥聖品,不僅可以快速瘦身,而且是想瘦哪裡就瘦哪裡。政府的領導者激動地喊著將台灣建設成一個科技島,迎接二十一世紀的到來,但是島上人們的人際關係、做事準則和中古世紀沒兩樣,一言一行都依據著一套簡單的星座命盤。有識之士雖然感到整個社會出了毛病,但對問題的癥結和解決的辦法總說不出個所以然,著名的天文及太空科學家薩根在本書中對社會上種種的怪力亂神嘗試以浩大證據予以反駁。假如將薩根的《魔鬼盤據的世界》和費曼的《這個不科學的年代》稍加對照,可以發現他們對社會上的不科學現象感到憂心。這兩位大師級的科學家都有相近的科學精神,他們都認為科學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同樣都對任何事抱持懷疑的態度,而確認真相的不二法門就是客觀的檢驗。
看完《魔鬼盤據的世界》不難發現,即使在科技發達的美國,不科學的程度也不遜於我們,舉凡飛碟、外星人綁架、靈異和占星術,樣樣不缺。根據一九九二年美國洛普民意調查公司對六千多位美國成人進行民情調查,該公司的結論是有百分之二的美國人曾經被其他世界的生命綁架,雖然問卷當中沒有直接訪問受訪者是否曾被外星人綁架。無論如何外星人綁架案在美國不是少數的個案,假如相信洛普公司的結論,光是美國就有數百萬人曾遭外星人綁架,假設外星人綁架對象不局限於美國人,那二千一百萬的台灣人當中也有四十二萬人曾被外星人騷擾,四十二萬人的綁架案應可以在《二一○○全民開講》上熱烈討論一番。
這些不科學的亂象,科學家和媒體似乎要負很大的責任。受過嚴格訓練的科學家對荒誕的言論大多嗤之以鼻或是相應不理,很少將它當作科學研究的問題,透過嚴謹的實驗予以反駁。另外科學家對大眾的科普教育著力甚少,尤其在國內,科普書籍是如此貧乏,但大多數人對科學的好奇心又是如此的強烈,對於所有的科普書籍可謂來者不拒,例如《地球毀滅密碼》的作者將馬雅人的聖數(1366560)和太陽磁極逆轉周期連接在一起,該書並在附錄當中詳細說明太陽磁場逆轉的後遺症,作者陳言太陽磁場在18139年的周期內總共逆轉五次之多,推算太陽磁場的磁極每隔3740年剛好是1366560天,作者更推論太陽磁極逆轉時,地球的磁極也跟著對調,使得南北兩半球互換。不過在一般太陽物理的教科書清楚地告訴我們太陽磁極逆轉周期大約為二十二年,而從地球古地磁資料顯示地球磁極逆轉時間的延續需要一萬年到一千萬年,和太陽磁極逆轉周期沒有太大的關聯,這些數據都是緀由天文學家和地質學家所測量出來的。這類書籍經常被當作吸收科學的來源。電視報紙同樣也要負責,曾在日本的《上岡異言堂》節目中,看到男主持人上岡義正辭嚴地駁斥靈異事件,當面對現場一位堅信有鬼卻又提不出證據的小學老師做出批判,並且質疑日本文部省為何發教師證給這位負責教育日本下一代的老師。在另一次靈異單元中,甚至激動地對整個電視界的製作人發飆。假如上岡先生看到台灣的各類的靈異節目,可能會整個人都抓狂。科學家不好好提供正確的科學資料,媒體又不斷灌輸錯誤的科學精神,有時還利用科學做幌子,到處散布偽科學、假科學,難怪薩根覺得整個世界已被魔鬼盤據。
媒體為了迎合觀眾的好奇心,往往播報一些聳動的消息和一些具新聞性的訊息,這一點也可以從本書中譯本封面設計得到印證。薩根原文的副標題為將科學視為黑暗中的燭光,強調在這魔鬼盤據的黑暗世界需要靠真正的科學指引,可惜中譯本的副標題改為「薩根談UFO、占星與靈異」,我猜UFO、占星和靈異出現在封面可能對書本的銷售有幫助,對某些人而言,UFO、占星和靈異的知名度是比薩根還要高。將副標題改為「薩根不信UFO、占星與靈異」也許較符合薩根心中所想。
Sodacat
- 星期四 八月 25, 2005 4:25 pm
文章主題:
我喜歡這方面的書
Chiardy
- 星期一 八月 29, 2005 12:50 pm
文章主題:
最近又讀了另一本:巫毒科學。
副標題是:由愚蠢邁向詐欺之路,小知堂文化出版的生活科學系列。
這本相較之下講的內容就比較深入一點,一般的人讀起來會稍微吃力無趣一點,
不過講的就是更針對個別的例子,
而魔鬼盤據的世界比較廣泛,比較針對科學"觀念"上的東西。
其實很無奈,因為科技進步太快,
我們也必須面對專業的學習和工作,無法廣泛的吸收各方面的知識,
所以造成很多人用一點點真的科學,連結到錯誤的結論來詐騙,
就像我在別版貼的"水"是一樣的。
瘋狂大型綿羊
- 星期四 九月 29, 2005 4:17 am
文章主題:
@@
阿富
- 星期四 九月 29, 2005 11:41 am
文章主題:
很有趣的論點
pandamormo小陳
- 星期四 十月 27, 2005 4:41 pm
文章主題:
所有的時間均為 台北時間 (GMT + 8 小時)
Powered by phpBB 2.0.6 © 2001
phpBB Group